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也是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
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000公里、居全国前列,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600公里、六车道及以上占比达37.9%,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内河2000吨级船舶实现通江达海、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23%……纵横千里的“山东路”、气贯长虹的“山东桥”、通达全球的“山东港”,展现出山东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时间拉回到2022年5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并于当年7月高规格召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工作会议,谋划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两年多以来,山东全面实施交通强省战略,持续完善“公铁水空”统一管理的大交通体制,建立专项工作机制,迅速开展15项推进行动,着力推动交通运输畅通通道、织密网络、建强枢纽、优化升级,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12月5日下午,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在济南召开,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快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推动各项工作再提速、再提效。
多层次交通网络还存在一些弱项,综合交通枢纽还不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山东明确提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着力在八个方面“加力突破”——涉及轨道交通、海洋港口、内河航运、公路、机场、物流以及新动能、体系改革等。
与会同志认为,这次会议聚焦在互联互通、流通服务、智慧智能、绿色低碳、现代治理上作示范,以全球视野高标准、高定位谋划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着力推动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人文化创新发展,对加快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当前谋思路,着眼长远展未来。会议现场摆放的《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35)》《关于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受到与会同志关注。
“我省将打造十大示范引领性工程,持续推动12项重点任务和32项具体措施。”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于永生说,交通运输部门将适度超前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持续擦亮“山东的路”品牌,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构建通江达海内河水运网,打造现代化机场群,统筹做好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工作。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孙爱军在谈到未来具体项目时表示,山东将加快打通京沪二通道、京港台、鲁北等高铁通道,实施日照至临沂高速、威海机场迁建、董家口湾底通用码头等重点工程,到“十五五”末,高铁、高速省际进出口分别达到11个和31个。交通基础设施大项目布局方面,2025年谋划省级重点交通项目105个,比2024年多20个,其中89个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550亿元。
内河航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的比较优势,是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进交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作为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济宁港的千吨级轮船、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长江,通达宁波港、重庆港等50多个港口,物流贸易覆盖150多个城市、16个国家。“我们聚力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大产业,预计今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95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万标箱,连续实现翻倍增长。”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董事长、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广宇说,聚焦内河航道扩容升级、内河港口优化转型、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济宁港航将紧扣“强港航、聚产业、促融合”定位,在构建“公路+铁路+水路+集装箱+内河口岸”多式联运新体系基础上,补短板、扩能级、拓链条,加速构建港产融合生态,加快释放“黄金水道”效益。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块头,大块头就要有大投入。在经济承压运行,融资约束趋紧的背景下,资金如何保障?
省财政厅厅长李峰介绍,山东坚持重大任务重点保障,以更大力度筹集资金服务示范区建设。2022年以来,山东省财政累计落实资金1793亿元,安排860亿元用作交通项目资本金,撬动投资超过6000亿元,有力支持铁路、公路、机场、港航等交通重点项目建设。
“示范区建设任务重、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对做好财政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不断创新多元化的交通投融资机制,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放大政策叠加效应。”李峰说,将在全国率先实施交通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省级出资力度,更好地保障交通发展需求。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资金、土地的需求量大,做好要素保障至关重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地等“多评合一”,实施用林用地合并审批,项目报批时限比过去平均节省20个工作日……两年来,山东持续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夯实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重要基础。“我们将聚焦示范区建设确定的目标任务,继续用足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提升重大交通项目审批质效,全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赵晓晖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