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12月31日电 12月27日上午,“信耀齐鲁会客厅”访谈栏目启动仪式暨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高端访谈活动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举行。活动旨在深入探讨信用如何赋能山东高质量发展,搭建政府、企业、专家学者交流合作的平台,展示美德山东信用山东建设的成果和经验,传播信用文化,提高诚信意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山东美德信用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活动现场,第一期“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对话同步开启。威海市环翠区社会信用中心主任王珊作为此次活动的特邀嘉宾,围绕“美德信用建设在地方基层治理中的创新融合实践”进行了深入浅出、干货满满的主题分享。以下是文字实录:
王珊:威海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这几年可以说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果。环翠区作为威海市的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多、基层矛盾纠纷多,曾经也面临着社区管理难度大、居民自治参与度不高等各种治理难题。因此从2020年开始,环翠区开始探索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信用体系建设有机融合的“网格+信用”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思路是: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通过美德信用的加持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目前,我们将环翠区的城市社区划分为626个基础网格,(城市社区按照300-500户或1500人左右的标准,划分为626个城市社区基础网格,除此之外还划分了79个农村基础网格和74个企业、园区、学校、医院等专属网格),我们将每一个网格内的居民、党员、社工、共建单位、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多维度的诚信主体的基础信息全部归集到环翠区的“诚信大数据智慧平台”上,同时出台了《环翠区城市社区诚信指数管理实施细则》及赋分标准。(区别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的市场主体行政管理信息和水电气暖等社会公共服务类信息,我们搭建了威海市首个“诚信大数据智慧平台”,主要归集个人基础数据及参加志愿活动、表彰奖励等信息,并以居民公约为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等相关行为规范融入其中,以威海市个人信用积分“海贝分”为基础,建立覆盖道德公益、守法履约、表彰奖励、公共服务、社会责任5个维度的评价体系)通过社区发布活动需求“点单”、平台根据大数据分析“派单”、志愿者根据自身特长“接单”的模式,在线上建立起一套标准的志愿服务流程。平台根据设置好的量化指标赋予参与者一定的诚信分值,他们又可以拿自己的诚信等级享受到威海市、环翠区和自己社区所提供的各项福利政策,让居民充分感受到做诚信市民的获得感和价值感。
现在,参与志愿服务、引领社会正能量已经成为威海市民获得信用积分的最主要的路径,那么如何让广大居民切身感受到做诚信市民的价值感和获得感,成熟落地的惠民场景也非常关键。我们利用环翠区作为中心城区商圈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出了面向广大威海市民的手机端掌上平台,设立“诚信公益合伙人”制度,发动了近200家诚信商户在餐饮、医疗、文旅等18个社会民生领域推出500余项信用惠民折扣和服务,守信市民凭借个人的诚信等级,即可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同时,结合志愿服务、雷锋日、诚信文化宣传等时间节点,各个社区都会定期开展诚信表彰选树及积分兑换活动,让守信市民切身感受到,信用不仅能带来精神激励,更能为自己带来物质红利。
今年,在威海市社会信用中心的指导和推动下,我们开始尝试推行“信用直播间”这种新的宣传模式。一方面,紧扣群众关注的教育、意料、社会保险等民生热点问题,将医保局、卫健局、文旅等只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进直播间,为广大居民做最权威的一线政策解读;另一方面,邀请我们“诚信公益合伙人”中的诚信商家,在直播间投放优惠商品,进入直播间的守信市民可以凭借自己的诚信等级进行秒杀、抢购。这样的模式,既激发了广大市民参与在线互动的热情和参与度,又很好的宣传了民生政策,拉近了政府和市民的距离。
可以说,这几年我们在社区基层治理中运用美德信用的手段做为正向辅助的实践探索,是看到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社会治理效能也实实在在的得到了显著提升。一方面,基层矛盾减少了,通过“信用调解”工作法,基层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二是居民的自治参与度显著提高了,有的老旧小区的物业缴费率从2021年的18.94%提升至95%;三是商居关系更加和谐了,我们威海市中心的威高商圈的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了36%。
未来,我们将坚持以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堵点、居民急难愁盼等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志愿活动双向精准服务清单,持续拓展信用惠民应用场景,丰富信用激励举措,常态化开展诚信文化宣传、诚信榜样评选等宣传推广活动,助推美德信用建设走深走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环翠区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更加高效、更加和谐、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