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1月26日电 1月25日,“信耀齐鲁会客厅”第二期节目上线。本期节目围绕“以信用为基,筑便民惠民新篇章”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推动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挖掘各地信用惠民创新实践,切实提升民众生活的便利度与获得感。
滨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金信用科科长杨召龙作为本期节目的特邀嘉宾,围绕滨州市“无押金城市”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享。
据介绍,滨州市以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为支撑,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面临的押金束缚,创新推出“以承诺为凭、以信用作保、以监督保障”的“无押金”服务新模式,对能取消的押金事项一律取消,无法取消的采取信用替代,有效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便利度和群众获得感。
突出“系统化”,建立全链条工作体系。打造“1+1+4”工作体系,即一套“攻坚方案”,制定创建“无押金城市”实施方案;一张“管理清单”,建立押金事项管理清单;四条“实施路径”,从依法清理、直接取消、信用替代、加强监管四大类别精准分类施策。
突出“数字化”,联通全领域信息网络。打造“一库三信用”:“一库”,打造一个“无押金”事项知识库;“三信用”,实行信用档案“一人一档”,实行个人、企业信用积分动态调整,鼓励多元化开发“信易+”等“无押金”使用场景。
突出“应用化”,强化全环节平台支撑。“面”上建平台,实现服务集成。建设市“信用无押金”平台,目前信用就医、信用住宿、信用借阅、信用停车、人才公寓信用租赁、养老公寓信用租赁6个领域已实现一键查询、网上办理。“点”上攻难点,靶向发力突破。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重点性攻坚突破,将“住院押金”和“住宿押金”纳入主要攻坚目标。
突出“生态化”,构筑全方位机制保障。底层信息做支撑。将“信用无押金”系统与滨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行关联,实现个人信用信息与应用场景的关联。具体应用强操作。将“信用无押金”系统与医保、医院住院HIS、宾馆住宿、银联、部门监管等管理系统进行关联,实现互通互认。长效制度重管理。健全联动管理机制,定期调整、更新押金事项管理清单,不断完善优化“无押金城市”平台功能。
“滨州市自开展‘无押金’服务新模式以来取得明显成效,例如,探索‘信用就医’和‘直接取消住院押金’两种模式,就诊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无需缴纳押金、直接办理住院。”杨召龙介绍,在市直医疗机构及滨医附院推出“信用就医”模式,与银联、中信银行合作,搭建“信用就医”签约平台。就医前,凭借个人征信及医保参保信息签约授信,获得5000-20000元的就医专用额度,垫付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全程系统自动结算,无感支付。出院时,可自行选择医保个账、信用额度等多种费用结算方式,充分缓解患者资金压力。
在县域医疗机构针对医保人群采取直接取消方式,实行“承诺+诚信体系”模式。推出承诺书制度,患者入院时,仅需签署《住院信用无预交金承诺书》,即可实现即来即住、随结随出。打造“诚信系统”,将“诚信体系”嵌入医院系统内,针对住院治疗后不结算即出院的患者,建立“失信名单”,当“失信人员”再次入院时,系统自动弹出未结算提醒。及时撤销“失信”,患者在完成结算后即可“撤销失信”,再次享受无押金住院就医。
杨召龙说:“截至目前,全市市直4家医院及滨医附院共5家已经实现‘信用就医’,使用‘无押金服务’人次168人,累计减免押金211.94万元;全市8个县(市、区)99家医院已经实现‘直接取消’住院押金,使用‘无押金服务’30.91万人次,累计减免押金7.18亿元。”同时,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就医,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垫资压力和费用负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