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深化信用修复“一件事”提质增效,编制统一的信用修复办事指南,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700余条,帮助失信企业重塑信用形象;打造了冷链食品产运销藏、办理市政设施建设等多个特色“一件事”主题服务场景,企业群众体验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今年前三季度,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资金3998.6万元、创业担保贷款4722万元、稳岗返还政策补贴309万元……一件件便民利企实事,惠及企业和群众,充分展示了临沂市河东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招商引资的催化剂、项目建设的加速器。近年来,河东区发展和改革局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工作质效的总抓手,聚焦企业关心关注关切的痛点难点,出真招、办实事、求实效,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河东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邢璐说。
为助力企业发展,河东区发展和改革局强化对上争取,利用多种渠道对政策进行精准推送。今年来,累计为12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发行债券资金12亿元,7个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争取无偿资金5000万元,1个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获批资金5000万元。此外,还成功帮助山东华太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推动2个项目申报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2家企业入选省产教融合型企业。
在优化信用服务方面,印发《河东区信用修复“一件事”实施方案》,提供多渠道咨询和帮办、代办服务。依托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用修复结果共享互认,避免多头办理,多次跑动。同时,持续完善政府定价涉企收费清单制度,规范工商业非电网直供环节收费行为,减轻企业负担。
“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46项参与事项、16项单一高频事项开展‘政务服务走流程活动’,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聚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人才‘第一资源’引育等,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持续增加劳动安全感,持续提升人才归属感。”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妍说。
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挖潜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打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组合拳”。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非工程建设领域欠薪“专项深办”行动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活动等,今年来,累计查处各类案件105起,接收国家欠薪平台和市欠薪平台投诉案件1564起,法定期限内结案率100%。
在人才引育方面,招引博士4人、青年人才2200人、海外留学人员10人,发放青年人才津贴和购房补贴259人次、134.8万元。帮助企业成功争创国家级博士后基地、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推荐1名高级技师获评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荣誉称号。
“今年,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以流程再造、集成服务为手段,示范打造了冷链食品产运销藏、办理市政设施建设等9个特色‘一件事’主题服务场景。”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何建方说。
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优化“沂i企”惠企政策平台功能,全量归集招商引资、重点企业培育、科技创新等多领域资金奖补政策,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打造政策兑现闭环机制。同时,依托助企服务队开展政策入企“春雨行动”“政策赶大集”等活动,确保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创新打造“可视化咨询、可视化辅导、可视化业务办理”的全流程政务服务数字新模式。在18处特色驿站设置“政务驿站晓屋”一体化共享云平台,为企业群众提供智能受理、远程审批、跨域通办、部门实时连线互动等智慧功能,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领域事项“屋内整合”“远程联办”。企业群众在“晓屋”内通过现约、预约、商约,可办理1088项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