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3月27日电 青岛酒店管理职院积极创新工作机制,聚焦优势专业,整合产教资源,先后牵头成立全国现代住宿业、全国现代餐饮行业等5个全国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成立山东省“十强”优势产业集群产教融合共同体,努力探索出一条全面对接产业发展需求、高度聚焦职教类型特征的产教融合新型共同体建设之路。
锚定优势,引导合力,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供需对接协作,厘定人才培养标准。学院依托全国精品文旅、全国现代餐饮等旅游餐饮领域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建立“共同体引领、产业学院支撑、特色订单培养”体系,共同体“出资源、出平台、出岗位”,产业学院“出标准、出课程、出成果”,共同修订专业标准36个、课程标准632门,更加聚焦山东精品旅游产业现代化、数字化、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驱动校企师资双向流动,革新知识技能标准。学院依托全国饭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酒店业职教集团等,构建实施“标准引领、校企协同、分层进阶、分类发展”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开发“三类三层三维”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畅通“同类进阶、跨类转型”双师培养路径。联合共建国家级教师实践流动工作站,创新“实践流动站式”培养模式,设计一体化实战项目,搭建教师顶岗实战平台、校企导师实践轮岗平台和高端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培养平台,主动革新知识技能。构建纵向培养体系,畅通学历提升路径。学院依托基于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建立的多个共同体,积极构建学历提升路径,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多通道”人才培养立交桥。学院与山东工商学院、济南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开办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本贯通分段培养专业3个,年招生人数100余人;与青岛烹饪学校、青岛旅游学校、青岛外事服务学校等8所中职学院合办中高职贯通三二连读专业17个,年招生人数2000余人。
整合资源,拓宽思路,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
畅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先进生产技术对接路径。学院依托全国现代住宿业等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成员企业等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海斯曼数字酒店,引入数字化理念建成智能客房、数字化花艺、酒店数字化供应链等6个数智化实训室,开发餐饮摆台评测系统、前厅服务与数字化运营虚拟仿真系统应用于实训。与海尔智家等共建智能餐饮实训基地,研发智慧菜谱评价标准、开发定制化特色菜点,将传统烹饪工艺与智能化设备进行有效融合,服务海尔、海信集团等区域龙头企业,为智能厨房家电研发提供烹饪技术支持。丰富科研服务平台建设与企业生产一线对接项目。共同体以科研服务平台服务企业研发痛点为目标,以强化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和岗位专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积极加强与成员“政、行、企、校、协”的合作,充分利用酒店数字化与虚拟仿真新技术研发中心、旅游大数据新技术研发中心等8个省级科创平台,积极开展行业企业横向委托课题110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产业升级服务的能力显著提升。创设产业学院建设与企业人才供需对接载体。学院依托牵头或参与的共同体牵头成立大住宿业数字化产业学院、中凯研学产业学院等13个具有专业特点、行业特性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主动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精品旅游产业和青岛市旅游酒店业发展需求,不断发挥产业学院资源整合优势,助推“供需一体、优势互补”的酒店职业教育共赢价值区块链建设。
产教同行,输引结合,助力“职教出海”行稳致远
更好打造“职教出海”平台。学院依托中国—印尼职业教育产教联盟,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紧密协作,有力推动教随产出。学院组织相关专业积极发挥成员单位作用,以“文化+中文+技能”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建设融合型课程资源平台,定制“中文+技能”培训项目的课程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海外“中餐烹饪学院”“茶艺工坊”建设,更好打造学院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平台。精准引进国际教学标准。与多个共同体成员单位合作,引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认证培训,建立澳洲TAFE项目青岛培训基地。与国际金钥匙学院开展深入合作,建立国际金钥匙学院青岛分院,引入金钥匙服务理念,形成中国服务人才标准。开展国际范式专业建设项目认证,完成34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培养方案的编制认证。更好推动中国标准输出。依托全国现代餐饮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托全国现代餐饮、全国职业教育国际产能合作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采取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创新国际交流范式,输出中国饮食文化课程及标准。与加拿大魁北克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韩国彗田大学开办中华海外文化推广中心2个,与加拿大卡纳多学院、马来西亚ATI学院、印度尼西亚马塔纳大学开办海外中餐烹饪学院3个,与墨西哥、阿塞拜疆、马来西亚等相关机构开展海外中餐项目培训。依托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课程资源包,开发《烹饪汉语》《鲁菜制作》等中、英、韩三种语言的课程8门,推广中国鲁菜烹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