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12月31日电 2023年,招远市成功创建了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第三批);2024年5月份,招远市全国信用监测排名取得了第3位的好成绩,位居烟台市第二;同年5月22日,省社会信用中心和国家、省主流媒体到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信用园区管理”主题采访点进行调研……一项项耀眼的成果,生动记录了招远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奋力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答卷,更折射出招远市勇毅前行的实践历程。
近年来,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构建了以信用为基础的数治监管机制,运用信用数智手段助力企业纾困,充分释放信用在资金融通、政务审批、信用修复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打造一系列能够促进产业发展的应用实例,为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活力、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支持,初步探索出了一套“诚信园区”的建设标准和模式。
从“跟跑”为主向“领跑”前行:创新发展彰显出“新成效”
信用画像,为企业融资注入“信用活水”。2024年,招远市依托信易贷平台指导企业入驻数量达10000余家,对接金融机构入驻47家,共发布需求756个,债券融资金额为24.5亿元,信用金融服务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园区以“信易贷平台”和企业信用评价为支撑,引导金融机构对信用等级为AAA、信用分值90分及以上的企业提供更为优惠的信用贷款。创新“信用评级+信用贷款”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招远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构建的企业信用画像,提高小微企业经营财务情况透明度,助力银行快速了解企业,实现“立即上门实地走访对接、进一步压缩审贷周期,加快放贷流程”的高效运作模式。
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综合质效达到“新水平”
信用服务,搭建园区助企“服务站”。园区商会搭建“信用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免费的信用修复及信用咨询服务。完善“两书同达”工作机制,依托“招远市信用预警平台”建立“信用+预警”机制,及时向企业推送不良信用信息,督促企业及时完成信用修复。同时,出台了《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信用领跑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指引手册》,实施“百企示范、万企规范”工程,帮助企业开展信用管理工作。其中,山东招金膜天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省级“信用+企业”管理典型企业。2024年共为园区200余家企业发布信用预警1000余次;线上累计完成信用修复386条,线下通道完成信用修复354条,为730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从“外循环”主导向“双循环”转换:开放发展形成“新格局”
信用应用,构建惠民便企“连心桥”。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市“信易医”“信易贷”“信易批”等工程实施基础上,成功创建出“信用+招商引资”“信用+企业共同体”“信用+产业链”“信用+数字经济”等应用场景。园区聚焦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数字经济,积极促进企业间的诚信合作,通过加速商品流通、扩大销售规模、简化融资流程、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实现利益协调,拓展出多元化应用场景,创建园区信用共同体,构建园区新型的“信用+生产关系”,进一步稳步释放信用红利,提升园区信用数据资源质量及信用数据服务实体经营能力。
从“差异分化”向“均衡融合”推进: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信用平台,实现数智对接“精准化”。园区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驱动,持续加大在信用画像、数据归集、模型优化等方向的投入,在搭建的“招远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基础上,持续整合信用信息数据,打造了包含“招远市信用预警平台”“招远市信用可视化平台”“招远市合同履约治理平台”在内的更为开放的信用体系平台,通过归集金融机构、资源机构及企业信用信息,打通平台各方沟通渠道,将企业信用数据转化为信用资本,形成“数字化”信用建设良好生态。基于各类平台服务保障,加强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强化企业间人才互补、产品配套、技术合作,促进产业链条形成和精准补链延链,与园区内中小微企业及消费者进行产品、服务、数据等链接,推动园区内企业抱团发展。
从“缺少支撑”向“数治效能”转化:信用监管实现“新突破”
信用监管,实施监管“差异化”。园区依托“信用招远”网站“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功能,充分发挥信用记录监管治理作用,建立事前核查机制,将企业信用记录审查贯穿至招商引资全过程,将企业信用记录作为园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依据。同时推进“告知承诺”事前监管治理机制落地见效,依托招远市“信易批”工程梳理“告知承诺事项”,利用企业信用记录评价等级将企业信用分“优”“良好”“一般”及“一般以下”四个等级。对一般以上等级的,提供“告知承诺”“先享受后核查”配套便捷服务,倒逼企业诚信经营,提升园区整体招商引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