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2月8日电 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上半年全面向上向好,2月4日,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二批)》(以下简称《若干措施》)。2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中获悉相关政策制定研究情况。
会议伊始,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孙爱军介绍,为保持政策供给的连续性、稳定性,维稳在供给需求、质量效益、市场活力和就业物价四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全省持续加大惠民利企支持力度,于2022年12月30日出台第一批“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推动各项政策靠前发力。在继续实施已出台各项利好政策的基础上,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做好开年经济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有关部门,结合当前全省经济运行实际和市场主体需求,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沟通、科学论证,全省研究制定了《若干措施》,并进行了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分别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以下为《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政策要求
《若干措施》明确围绕三项原则:
一是坚持推动一季度“开门红”、上半年全面向上向好与稳定全年经济运行相结合。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开年经济形势对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至关重要。这次出台的政策措施,主要是聚焦当前经济运行精准施策,形成即期拉动效应,让全省各级和广大市场主体“动”起来,抢时间、赶进度,推动全年经济强势开局;同时,大部分政策措施都延续到年底,确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各项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为全年经济稳定增长夯实支撑。
二是坚持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相结合。既紧扣提振消费、扩大投资、稳外贸外资等需求端发力,全力稳定经济增长,以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又着眼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供给端施策,加快促进高质量发展,以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
三是坚持创新工作举措与强化政策供给相结合。这次研究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既有很多务实管用的工作举措,鼓励各级结合实际,以更大力度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也有很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支持政策,靶向破解经济运行、企业生产、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困难和堵点卡点,与前期各项政策形成合力,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政策内容
《若干措施》共包括六部分、37条。
加大援企惠企力度,共8条。主要是全力服务保障企业复工达产,实施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政策,优化企业用工服务,降低物流运输和企业办电成本,加强重点扩产企业包靠服务等。
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共5条。主要是实施“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扩大文旅消费,实施电商“三个十”计划,促进养老托育和住房消费等。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共10条。主要是加快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优化专项债券项目安排协调机制,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引领工程,开展技改提级行动,提速基础设施“七网”、能源“九大工程”建设,强化用地保障,拓宽民间投资行业领域,实施项目投资正向激励等。
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共4条。主要是组织企业“抱团出海”,加大境外展会支持力度,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更大力度招引外资等。
优化提升供给质量,共7条。主要是加力提速工业经济,抓好企业梯次培育,强化数字赋能,优化企业创新生态,调整“两高”行业项目管理,支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加快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等。
有效释放改革动力活力,共3条。主要是实施要素配置、营商环境、国企民企集成改革等。
其中,在若干政策措施37条中,有17项是提振经济的工作性举措,有20项是支持政策。20项政策中,有16项为新研究制定的政策,作为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二批);有4项已纳入前期政策清单,此次进一步优化实施。据测算,共新增减税降费157.5亿元,涉及省级及以上财政支出52.8亿元。
最后,孙爱军表示,下一步,各级各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通过强化宣传解读、精准服务和跟踪落实三项工作,围绕政策落地实施,完善闭环落实机制,推动各项政策直通基层、直达企业。与此同时,还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储备,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动向,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询基层、企业的意见建议,适时研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更大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赋能助力。(邱芳菲 实习生 潘玺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