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国企改革明确要求,到2025年,山东省属企业从业人员中重点行业研发人员占比达到7%。如何留好、用好人才,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积极性?“我们引入增量绩效理念,对公司级新品项目部、中长期重点研发项目设立重点项目里程碑专项绩效,同时还对核心技术人员统筹实施上市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权属子公司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让员工和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今天召开的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上,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全分享了企业的探索。
今年2月,山东高规格召开全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对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正在实施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旨在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目前,各省属企业、市国资委已全面建立台账、明确分工、挂图作战,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取得明显成效,年底前将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2023年,省属企业研发投入达到473.3亿元,同比增长14.3%,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1%;各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34.53亿元。目前,省属企业牵头建设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107个,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共建实验室36个;各市国有企业牵头建设省级创新平台56个、组建创新联合体36个,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实验室50个,承担省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115个。2023年,全省有42家国有企业新入围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和“双百企业”名单,数量居全国前列。
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2023年,省属企业、市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分别达到867.1亿元、645.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26.82%、15.60%,省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达到15.68%,同比提升2.24个百分点。强化国有龙头企业支撑作用,截至2023年底,9户省属制造业企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市属企业中,有5户被确定为省级产业链链主企业,39户企业被确定为市级产业链链主企业。省国资委发布实施了全国首个数字化转型地方标准,在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中,省属企业29个场景获奖,数量居全国前列。
重点领域持续强化安全支撑。省属企业202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82.7亿元,海上风电、新能源重卡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济郑高铁、莱荣高铁和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助力全省高铁通车里程跃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400公里;济南机场二期、临沂机场改扩建、枣庄机场新建等民航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山东黄金成功探明世界级全国最大单体金矿床西岭金矿,累计探获金金属量592吨、潜在经济价值超2000亿元;山东能源建成15个储煤项目,形成1650万吨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有力保障全省能源资源安全。
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全部省属一级企业已建立董事会和外部董事考核评价制度,制订分批分类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的工作方案。16市国资委全部实现对所监管企业的“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
本轮改革把增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山东将围绕中长周期考核激励、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建立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等,再研究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招硬招,并完善落实创新失误免责机制,确保科技创新实现更大突破。”省国资委副主任葛志强介绍。在三项制度改革等牵涉国企活力效率提升的长期性改革领域,山东将继续聚焦更深层次体制机制性问题靶向攻坚,巩固已有改革成果,拓展改革新成效,再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经验,加快实现从“有形”到“形神兼备”的转变。(记者 付玉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