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1月25日电 信用之光耀齐鲁,会厅盛事启宏途。1月25日,“信耀齐鲁会客厅”第二期节目上线。本期节目特别邀请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韩芳,冠县政协副主席李娟,枣庄市发展改革委体改科科长孙蕾,滨州市发展改革委财金信用科科长杨召龙,文登区社会信用中心副主任李亚作为嘉宾,围绕“以信用为基,筑便民惠民新篇章”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推动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挖掘各地信用惠民创新实践,切实提升民众生活的便利度与获得感。
近年来,山东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持续发力,深入拓展多元化信用应用场景,大力实施“信易+”工程,对守信主体在餐饮旅游、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物品租赁、融资贷款等多个方面进行激励,让守信好处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形成信用有价、守信受益的价值导向和浓厚氛围。在主题对话环节,各地市分享了在信用惠民方面的创新实践成果。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体改科科长孙蕾首先分享了枣庄在“信用+文旅”领域的探索成果,尤其是跨地区成立文旅信用互认合作联盟,以信为媒,不断扩大信用文旅“朋友圈”,有力推动社会信用建设与文化旅游领域深度融合,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更丰富的旅游体验,也彰显了信用在文旅产业发展中蕴含的巨大潜力。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财金信用科科长杨召龙则聚焦滨州市在“无押金城市”建设方面的创新性探索。在滨州,凭借良好信用,市民在诸多场景可免交押金,畅享便捷生活。与此同时,信易医也在不断探索前行,致力于为民众带来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
文登区则在“信用+直播”领域走出了特色之路。文登区社会信用中心副主任李亚介绍,当地依托新媒体搭建信用直播平台,确保惠民措施、商品质量、直播内容真实可靠。这一全新尝试紧跟时代步伐,开辟了信用惠民线上“新赛道”,为信用应用场景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冠县政协副主席李娟详细介绍了冠县在“信用+志愿服务”领域的做法和成效。冠县以“信用+”为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基层延伸,建成诚信广场、信用超市等信用惠民设施,累计超15万人次享受信用兑换实惠。同时,制定信用激励措施525条,涵盖多领域,健全信用联盟机制,提供“信易购”“信易餐”“信易惠”等各类便民服务。如今,冠县“信用+志愿服务”的实施形式日益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延伸,激励措施愈发多元,覆盖面持续扩大。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韩芳从专业学术视角深入剖析,指出提升社会信用意识、培育诚实守信文化风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她表示,山东各地在信用惠民方面的创新实践,充分展现出齐鲁大地“诚实守信”的文化底蕴,塑造了“美德山东、信用山东”的良好形象。
最后,各位嘉宾还依次分享了下一步拓展信用惠民应用场景的大致思路。此次“信耀齐鲁会客厅”为各地交流信用惠民经验提供了平台。展望未来,山东将坚定不移地以信用为基石,持续拓展信用应用领域,不断提升信用惠民实效,全力以赴为民众创造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