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2月11日电 2月11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徐本亮,介绍“山东创新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相关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碳”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下达“双碳”相关任务目标,在全国降碳工作中体现大省担当。“十四五”以来,全省将“降碳”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扎实推动各领域“碳达峰”政策规划落地见效,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持续推进工业能效水平提升,推动全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推广超低能耗、低碳建筑,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扎实做好碳市场履约工作。徐本亮介绍:“我省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电力企业数量与履约量均居全国首位,履约任务最重,通过全省共同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三个履约周期的履约任务。”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累计共有323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买入量1.01亿吨,成交额58.32亿元;累计卖出量1.33亿吨,成交额84.72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全国首位。同时,在碳市场的市场调节机制下,我省推动一批能源利用效率低、碳排放强度高的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提高了全省煤电行业整体能效水平,碳排放数据质量和履约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创新实施碳排放减量替代。2022年,山东省率先实行新上“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政策,先后出台了《山东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试行)》《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指标收储调剂管理办法(试行)》,在确保“两高”项目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的同时,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为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产能承接等重大项目落地提供碳排放要素保障。2024年7月,又修订印发《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对替代源类型、减排量核算方法等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累计审核100个“两高”建设项目,通过减量替代减少碳排放约1000万吨。
全面推进各类试点工作。“积极推动国家试点,我省4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在国家进展评估全部取得优良成绩,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成功举办2024中欧(青岛)绿色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4年全区气候投融资贷款83亿元,威海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入选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徐本亮介绍,山东探索推进省级试点,20个城市、20个园区、30个社区开展近零碳创建探索,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近零碳园区”、烟台市南长山街道孙家村“近零碳社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获选名单。持续推进碳足迹核算试点,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为重点行业全流程降碳提供支撑。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绿色转型,持续做好碳市场履约工作,继续加强‘两高’项目碳排放源头控制,严格执行碳排放减量替代政策,加强碳足迹核算及应用,推动项目使用低碳技术、工艺和设备。”徐本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