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2月25日电 2月25日,“信耀齐鲁会客厅”第三期节目正式上线,聚焦“信用赋能,助企纾困新路径”这一关键主题,为当下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困境提供破局思路。
本期节目中,特别邀请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信用资源开发室主任杨仁华、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韩芳、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金信用处处长卢园园、日照市社会信用中心主任许磊、龙口市社会信用中心主任陈香作为嘉宾,他们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深度挖掘信用体系在优化营商环境、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策略与成功实践。
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信用资源开发室主任杨仁华首先分享了山东省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创新举措。如今,企业只需要1份公共信用报告,就能代替52个领域的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真正实行“一键申请,一秒下载,一码核验”。这一“小切口”改革,有效解决了经营主体证明开具难、多、繁的问题,切实推动营商环境“大优化”。在推行过程中,山东不断夯实数据基础,完善信用信息归集与更新机制,优化系统功能,上线多项公共信用报告实用功能,同时设立异议申诉渠道,保障企业权益,大力推动数据共享,为政务服务及企业上市等提供极大便利。
“日照市探索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一张清单+五书同达+到期提醒+事后回访’闭环机制,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市级一体化联办系统,推出‘一张清单’智能预填机制,实时调用‘电子公章’,重构业务办理流程,做到‘一张清单一次修复’,创建了信用修复‘一网通办’新模式。”日照市社会信用中心主任许磊介绍了日照在信用修复领域的创新探索。这些做法不仅为当地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金信用处处长卢园园阐述了青岛的破局之策。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完成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统筹整合,建成全市统一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即“青融通”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目前,“青融通”平台注册用户达46万余家,入驻金融机构81家,聚合银行融资、保险保障等8类融资资源,金融产品和服务由194个增加至394个。
烟台龙口市社会信用中心主任陈香则分享了龙口在行政审批领域的信用创新实践。龙口市打造的“信用+行政审批”这一极简极速审批模式,通过“信用+容缺办”“信用+帮办代办”和“信用+简易办”等举措,实现政务服务高效审批和减负提效。”“例如,‘四证齐发’助力项目拿地即开工,推出多项便利举措,在卫生许可证办理等高频事项中推行‘秒批秒办’模式,平均每个事项压缩材料2-3件,办结时间节省50%以上,大幅提升企业办事效率。”陈香说。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韩芳教授从理论高度剖析了信用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山东经验的现实价值。她指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健全的信用体系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经济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保障消费者和供应商权益,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山东各地积极探索,以创新举措赋能企业发展、纾解企业困境,充分彰显了服务型政府的为民宗旨、责任政府的担当精神与弹性政府的灵活应变能力。
在节目的尾声,各位嘉宾共同展望未来,探讨如何进一步创新信用应用场景,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信用服务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山东信用体系建设正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信耀齐鲁会客厅”搭建起的交流平台,不仅为当下优化山东营商环境、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凝聚了强大合力,更为未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它不仅是一次经验的分享与交流,更是开启信用赋能新时代的重要契机,激励着更多地区和企业在信用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共同构建更加公平、高效、诚信的市场环境,让信用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