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3月27日电 3月25日,“信耀齐鲁会客厅”第四期节目上线。新泰市社会信用中心主任鲁法新作为特邀嘉宾介绍:“我市联合建行建设完成全国首个县域级基于隐私计算的信用大数据科技联合实验室,打造出了数据变信用、信用变信贷的‘整县授信’新泰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荣获山东省大数据创新典型应用场景和优秀解决方案,还在2024年山东省数据要素×大赛中斩获泰安选拔赛一等奖及省分赛三等奖,并荣获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案例,成为信用赋能城市发展的典范,主要做法如下。
“研”难题对症下药“破题”。新泰市实施五级联动机制,对信用信息平台数据进行实地整理和全面分析,形成1.2万字《新泰市公共数据调研报告》,提出联合建设“数字金融新泰”。在此基础上通过全要素研判,对平台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确定精准画像、营销获客、批量授信三大核心任务,并通过全时段研评机制,确保问题及时发现、解决、总结复盘。
“建”平台打破壁垒“析题”。为实现数据的高效利用,新泰市搭建10M带宽专线,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不断升级完善智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持续归集行政管理、涉农、涉企业等15大类、75小类信息1.1亿余条,形成庞大的信用大数据中心。此外,按照“分类施策,最小必要”原则,对数据进行清洗、加密脱敏后和隐私计算转化为业务成效输出。
“集”要素瞄准需求“解题”。新泰市通过编制325个数字化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知识库,128个部门单位参与信息归集,确保及时全面。同时成立攻坚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线路图和时间表,并聚集信用中心、第三方技术公司及中国建设银行多方面人才,共同大数据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拓”客群变现价值“验题”。新泰市通过拓展服务渠道,建立了273个裕农通服务点,累计投放裕农贷款1.02亿元。聚焦拓展支柱产业集群,为医疗产业、砂石产业及农业特色产业,提供授信支持,累计授信超22亿元。此外,通过实施“批量式”精准授信,小微企业、零售消费客群提供信贷支持,累计授信超25亿元,有效赋能企业经营发展和居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