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打电话提醒,还帮助我们处理信用修复问题。”前不久,一家物流企业的感谢电话打到了市社会信用中心。在工作人员的主动帮办下,该企业“足不出户”,便完成了信用修复。
大数据时代,“美誉度”对市场主体的发展愈发显得重要。一旦经营不慎留下“信用瑕疵”,便会在无形中对企业创新发展造成阻碍。为助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市打造“零跑腿”信用服务,积极推动“数据换人”和代办服务,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信用修复的关键助力。2024年,我市在威海政务服务网、威海信用网站、部门门户网站等平台设立“信用修复一件事”专区,实现企业在线“自主修复”。目前,专区已集成4大类13小项信用修复事项,并围绕信用修复事项编制标准化指南、指引等实行动态更新。
为进一步提升信用修复效能,我市第一时间接入省“鲁小信”信用修复智能问答平台,帮助企业瞬时解析失信信息,生成修复方案。
面对企业信用修复的痛点,我市在线上创建全市信用修复服务微信群,在线下各级政务大厅组建专业指导团队,荣成市成立山东省首支信用修复志愿服务总队,通过实施“互联网+培训”模式、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信用修复全流程服务,实现企业“零跑腿”办理。
市社会信用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计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427份,为58家企业提供辅导、帮办代办等信用修复服务。(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