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12月19日电 在新泰市翟镇,有一个历史悠久、风景如画且物产丰富的美丽村庄——保安庄。这个拥有259户、759名村民的村庄,不仅以其丰富的农产品地瓜、玉米尖、水果等享誉周边,更以其创新的乡村治理模式——“信用乡村治理”赢得了广泛赞誉。近年来,保安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大力倡导“信用+‘和善’”文化,将无形的“善”转化为有形的信用积分,引导全体村民诚实守信、积善行善,共同建设和美家园。
“信用听”:发现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保安庄充分发挥网格员和联户党员的探头作用,以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及时发现并表彰好人好事、美德典型。同时,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确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更在全村范围内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信用解”:矛盾化解无后患,和谐村庄共发展。在矛盾纠纷调解方面,保安庄村创新实施了“信用承诺制”。对于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化解、不挑事不闹事的当事人予以信用积分奖励;而对于无理取闹、打架斗殴等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则实行一票否决并上“黑榜”,同时影响其入党、参军、政审等。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矛盾纠纷的升级和恶化,为村庄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信用治理”:促进村庄“善治”,共绘和美画卷。保安庄积极弘扬“存善心、有善念、行善举、做善事、成善人、扬善学”的理念,将宣传“和善”文化、践行“和善”行为与信用积分挂钩。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如今,“和善”文化已深入民心,村民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互谅互让、通情达理成为主流风尚。务工挣钱的多了、违法乱纪的少了,“三多三少”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了村风正、村容美、村民富。
保安庄的实践表明,“信用乡村治理”模式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它不仅能够提升村民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还能够促进村庄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保安庄将继续在“信用乡村治理”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为打造更加和美、宜居的乡村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