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教育
  • 文旅
  • 住建
  • 发布
  • 舆情
  • 诚信山东
  • 山东省产教融合综合服务平台
logo 地方动态
  • 中宏网山东首页 >
  • 山东省产教融合综合服务平台 >
  • 地方动态 >
  • 正文

【产教融合看山东】构建“大职教”格局 烟台以产教联盟助推产教融合

2021-07-06 12:35:13 来源:中宏网山东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默认文件1625562778788.jpg

  中宏网山东7月6日电 (记者 邱芳菲)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工业园牵头成立的烟台电子信息产教联盟,吸纳了24所职业院校、企业、科研院所加入,被山东省教育厅认定升级为“山东职业教育电子信息产教联盟”;烟台御花园老年公寓牵头成立烟台医养健康产教联盟,43所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加入;烟台市物流协会牵头成立烟台现代物流产教联盟,成员单位达到200余家...... 近年来,烟台市依据新旧动能转换八大产业,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了电子信息、物流、医养健康等10个产教联盟,形成了具有烟台特色的产教联盟模式。

  不同于传统“以校为主”校企合作的虚体化方式,产教联盟为“企业牵头”、实体化运作,引导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工作,构建起具有烟台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机制。成立产教联盟是烟台市积极构建“大职教”格局、深化产教融合的一个缩影。

  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教学、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提升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近年来,烟台市把两者紧密融合,积极构建“大职教”格局,调整职业院校体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产教融合工作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早在2018年,烟台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烟台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意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体系,树立“大职教”观念,深化职业院校体制改革,激发职业教育活力。去年9月,烟台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市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职业教育科教产教融合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今年又形成了《补充意见》,提出具体行动计划和重点项目任务。出台一系列意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看的出烟台市对于推进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发展的决心。

  让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需要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建立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经常性的对话协商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实现产学研的高度融合,建设实训基地就是很好的载体。总投资1.18亿元、建筑面积2.8万平米的烟台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已投入使用,重点建设现代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汽车、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基地。以西门子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生产线实训室、工业4.0智能制造示范平台、大众丰田通用主流品牌汽车等为平台,实现产学研创协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并举、多方需求共享、职教资源聚集四大功能,成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匠谷”。

  作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烟台市拥有良好的职业教育基础,可从一组数字表明:1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所省优质高职院校,6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1个省品牌专业,2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2个国家级和2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这些数字的背后,也代表了烟台市深化产教融合的良好基础。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推动职业教育创新改革,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编辑:张新一
审核:王明月

图说山东

  • 春风三月植绿忙

阅读排行

  • 新职务明确 牛司正出任临沂投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职
  • “乡”约潍坊昌邑 赴一场梨花之约
  • 盛华郡安里:泰山脚下 请收藏这座郡安里
  • “相聚齐鲁大地 共话高质量发展”第三届儒商大会将启幕
  • 张店区科苑街道:海外留学生走进文化体验基地 收获满满“中国风”
  • 张店区:开展垃圾分类 提升百姓生活品位
  • 山东德州“十佳诚信之星”韩文芝:女汉子的成功密码
  • 跨越3300公里 新疆患者来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求医
  • 泰安市实验幼儿园《以幼儿为本的“泰山风情”园本课程研究》结题评审会召开
  • 潍坊市平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与恒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

Copyright © 1998-201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