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3月14日电 新修订的《职教法》、中央新颁布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青岛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青岛市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青岛电子学校抢抓青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坚持“成就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奉献整个社会”,锚定“争创一流”目标,深化现代职教体系改革,积极参与青岛职教“六大工程”,提质扩优,内抓质量,外树形象,提高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地方经济和谐互动
优化专业定位,服务“六个城市”建设。在传统的计算机、电子、电气三大类专业的基础上,对接24条产业链人才需求,积极打造数字媒体、智能制造、物联网等专业集群。深化与海尔卡奥斯战略合作,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开展纵深研究,率先开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专业,全力服务“六个城市”建设,为青岛建设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提供人才支撑;强化类型特色,实现职教“五个对接”。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促进“双向赋能、深度融合”,提高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匹配度。完成现代学徒制三个批次七个项目试点,开展工匠班培养,形成了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双主体、双导师、双标准、双课程、双认证、双文化、双课堂、双评价、双身份为“九翼”的“一线九翼”人才培养特色,五门学徒制课程被评为市级现代学徒制特色课程;打造品牌专业,提升职业教育核心能力。建成10个国家、省、市级骨干专业,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56枚奖牌。学校作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指导委员会“双料”主任委员单位,牵头制定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通信系统工程安装与维护》《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专业》三个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了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参与教育部五个“1+X”证书试点,协助教育部完成相关专业1+X证书核验工作,为制定国家标准贡献青岛职教智慧。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构建多元成才途径,全面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搭建“3+4”、综合高中、普职融通、五年贯通、三二连读、职业中专、中外合作共七个人才培养平台,横向融通,纵向贯通,打通升学“断头路”,构建发展“立交桥”。学校把大力发展职教本科和职教高考作为重要内容来抓,2022年培养输送职教本科生二百余人;加强核心素养打造,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坚持立德树人,以“崇德尚礼”为德育特色,围绕“十个一”行动计划,形成“1+1+1”育人特色,即具备1项专业技能、1项文体特长、1项兴趣爱好;形成人文素养、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四大核心素养培养机制,学校多次开放课堂,同上一堂课,同唱一首歌,加强家校共育,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强化中职院校责任担当,开展社会人员职业培训。成立东西部教育协作联盟,帮扶安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外派干部赴宕昌职业中专挂职校长,承担宕昌干部来校培训,助力乡村振兴。面向社会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学校每年为社会培训光伏发电、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企业急需人才5000余人次,满足了社会人员就业、创业及可持续发展需求。
强化战略项目支撑,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加强职教集团建设,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牵头成立青岛电子信息业职教集团,10所职业院校、10个产业行业协会、88家企业,共同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平台。成立青岛市电子信息业教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制度,校企共同开发技术专利,推动技术成果转化,集团成为全国示范职教集团,2022年12月学校获评山东省专业课程教科研基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行业协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高校教授等30余人,壮大专任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将“科凯”企业车间、“海派”大师工作室引入学校,建立企业校内实训基地,作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有效补充。赵豪志市长视察“科凯”校内实训基地时给予高度评价;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扩大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1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开展中加“3+4”、中日“3+3+2”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学校率先探索境外办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尼泊尔建立青岛电子学校分校,开创了“一带一路”中职建立海外分校的先河,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青岛市人民政府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