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作为全国知名的干杂货市场基地,江北最大的香辛料集散地,其中以小茴香为代表的药食同源香辛料是其重要的经营品类,产品大多产自印尼、印度、马来西亚、越南、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由于药食同源商品特殊的属性,入境时须由具备药品生产经营资质的企业,按药品进口要求进行申报,长期以来,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企业与商家。
2023年9月份,山东商务“进解促”工作组联合枣庄市场监管局、枣庄海关赴滕州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嘉誉干杂海货市场,与大小企业商户进行面对面沟通,详细了解市场在售药食同源商品种类、产地、成本、销量等信息,听取商户对于改革的诉求,为制定符合枣庄实际的改革方案收集第一手资料。
实地调研结束后,根据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山东商务“进解促”工作组迅速草拟出方案初稿并向各省直相关部门征询意见,于2024年4月份,牵头组织省直和枣庄市直相关部门赴广西等改革先行地区开展调研考察,实地走访玉林香料市场,充分了解当地改革试点开展情况,为枣庄改革试点的开展进一步指明道路。5月,省直相关部门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同意在枣庄以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开展药食同源商品改革试点,以“小切口”推进“大改革”。
2024年6月,枣庄市印发出台《枣庄市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启动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改革试点后,枣庄药食同源商品可通过青岛港直接进口,为企业缩短通关时长达3天,按前期调研的年进口1万个集装箱估算可节省运输成本1亿元以上。
2024年7月,从印度进口的54吨食品用小茴香顺利通关,成为枣庄市开展试点后的“首单”。截至目前,枣庄市共进口药食同源商品小茴香22票,997吨,货值89.5万美元。同时,商务部门充分借助改革试点的政策创新优势,通过点对点招商、送政策上门等方式,吸引了3家企业落户,7家在谈,将进一步带动生产加工、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市场和产业提档升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