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8月30日电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扩大内需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拓展提升消费需求、扩大有效投资、畅通经济循环等3方面,共40项具体任务。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进一步提高,制造业投资加快增长,基础设施“七网”和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在建及营运里程分别达到4400公里、10000公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居全国领先水平。
为拓展提升消费需求,《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提振传统消费、培植壮大新消费热点、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等措施。在传统消费上,比如加大批零住餐行业支持力度,鼓励商贸企业和餐饮门店延长营业时间,繁荣发展夜购、夜娱、夜宵等夜间消费服务。在新消费热点培植上,比如优化医疗健康服务供给,逐步提高全民医保水平,到2025年,居民医保普通门诊政策范围内报销封顶线在“十三五”末基础上平均提高50%左右。同时,对于消费环境,山东将建设消费中心城市,通过实施消费中心城市梯次培育行动,支持济南、青岛对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北方消费中心和重要国际消费目的地。
在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山东聚焦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深化实施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等举措。每年梳理一批制造业领域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加大设备奖补、要素保障等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加大金融信贷力度。加快推进济郑高铁、雄商高铁山东段、津潍高铁山东段、莱荣高铁、潍烟高铁、济滨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济南太平水库、威海长会口水库、临沂黄山水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23年开工建设济南太平水库。加快城市燃气、供水、热力、排水等管道和设施更新改造提升。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环渤海”和“沿黄海”海上光伏基地。
此外,为畅通经济循环,《行动计划》围绕现代流通体系、国内市场、国际贸易三方面下功夫。通过加快推进国家物流枢纽、示范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国际海运物流网络,加密中欧班列(齐鲁号)图定线路开行频次,畅通黄河流域出海通道等,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通过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双全双百”提升工程,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法规和政策体系等,更好服务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通过打造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版,打造高水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立用好顶尖人才“直通车”机制等,加快提升国际循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