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力激发市场活力、精心构建诚信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征程中,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莱西分局积极创新,以信用修复机制为有力抓手,为企业纾困解难,成效显著。自2024年以来已成功助力20余家失信企业重塑信用,使其实现经营“轻装上阵”,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莱西分局将信用宣传融入日常执法,2024年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了多达70余次的“执法+普法”特色行动。执法人员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解以及透彻明晰的政策解读,向企业全方位普及“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机制。某建材企业负责人感慨,“以往我们对环保处罚带来的信用影响认识严重不足,多亏执法人员现场耐心讲解,我们马上进行整改,还主动申请了信用修复,这才避免了投标资格被取消的重大风险。”这种极具前瞻性的“源头防范”模式,有效引导企业从过去的“被动整改”逐步转变为如今的“主动守信”,累计覆盖企业数量多达200余家次。
在执法实践中,莱西分局大力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与《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同步送达的创新机制,明确且详细地告知企业公示平台、修复流程以及修复期限等关键信息。某食品加工企业因环保违规遭受处罚后,依据告知书的清晰指引,仅仅用了2个工作日就顺利完成了信用修复。分局执法人员介绍说:“过去,企业常常因为不了解政策而错过最佳修复时机,如今‘两书同达’机制的推行,切实让企业少走了许多弯路。”2024年,分局累计发放告知书60余份,成功指导70余家企业启动信用修复程序。
莱西分局积极打通“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系统”线上通道,企业只需轻点鼠标,就能“一键提交”修复申请,真正实现全流程“零跑腿”。与此同时,在线下专门设立信用修复专窗,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指导服务。某机械制造企业通过线上提交相关材料后,仅仅1天就获得了审批。企业负责人欣喜地表示:“从申请到完成修复,全程都能在网上办理,提交的材料减少了50%,时间更是压缩至原来周期的三分之一。”目前,线上办理比例已超过80%,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莱西分局将信用修复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体系,精心建立“事前提醒+事后跟踪”长效机制。事前,通过强化执法力度以及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不断增强企业的合规经营意识;事后,定期对失信名单进行筛查,主动提醒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进行信用修复。一家完成信用修复的化工企业反馈说,“信用恢复后,我们成功获得了银行贷款,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5%。”通过信用修复,20余家企业累计挽回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莱西分局将进一步深化信用修复与环保监管的紧密联动,积极探索“信用+绿色金融”等创新模式,持续降低企业合规成本,为全力打造“信用青岛”贡献坚实的环保力量。(通讯员 吴旺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