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3月27日电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济宁孔府、孔庙、孔林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为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济宁市各部门高度重视防火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各位游客,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勿携带火种进入景区”在“三孔”景区入口处,一直循环播放着提示语音。
440亩“三孔”古建筑群和2平方公里的园林。做好防火工作必须把好源头关,为此,该景区在入口处设置了安检装置和火种存放箱,工作人员会将游客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等火种暂时存放在景区之外。
“孔府孔庙的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景区加强了古建筑周边的防火隔离带建设,清理了易燃物,并配备了充足的灭火器材。同时,景区还安装了智能烟感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装置,确保火情能够第一时间被发现和扑灭。
清明节临近,济宁曲阜市消防救援大队与市文物局紧密协作,在孔林景区开展文物防火专项演练,并强化孔府、孔庙等文化遗产核心区的常态化巡查工作,以务实举措织密文物安全防护网。
此次演练模拟孔林古建筑周边因游客遗留火源引发火情,巡护人员发现险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景区工作人员迅速反应,率先使用干粉灭火器压制火势,同时利用风力灭火机阻断燃烧蔓延,并启用手抬机动泵就近抽取水源进行喷射降温,初步控制火情。随后,曲阜消防大队接警赶赴现场,消防车快速铺设水带,以高压水枪对火场发起总攻,彻底扑灭明火,并对周边建筑进行持续喷淋保护,防止复燃。
在孔府、孔庙等景区,该大队设置前置备勤点,每日对古建筑群展开“拉网式”排查,检修消防设施、严查电气线路隐患,并在游客聚集区域增设禁火标识及执勤点,严格管控火种携带。大队定期组织景区工作人员参与消防培训,模拟电路短路、杂草起火等场景,强化“一分钟响应、三分钟处置”的初期火灾扑救能力,确保隐患早发现、险情早化解。
曲阜市消防救援大队第二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宫建鹏表示,自曲阜有记录以来,“三孔”就从未发生过火灾。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孔府、孔庙、孔林,这里烧不得,也烧不起。在“三孔”景区,安装电气火灾监控设备,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园区内使用低压弱电供电和冷光源照明,避免因电气线路问题引发的火灾。
强化宣传,才能提高群众防火意识。此外,在景区的主要道路悬挂大型横幅,在景区的主要路口、路边及重点防火区域设立永久性宣传牌,设置护栏警示过往群众。另一方面,集中时间,组织志愿者、景区安全巡查员进行广泛深入的景区防火宣传教育活动,面对面与游客开展互动,宣传景区防火知识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重点宣传、重点教育进入景区的游客,进一步警示群众自觉参与景区防火宣传工作。
下一步,济宁支队将继续联合各部门持续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压实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综合应用人防、技防、物防等多重手段,集合专业与社会力量,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守护千年文化根脉,将火灾风险降至最低。(通讯员 杜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