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4月11日电 “我们现在主要生产市面上的懒人酱料、网红酱料、一酱成菜等系列的调味料。伴随消费市场的火爆,我们今年开始转换赛道,搭上预制菜发展‘新快车’,通过提倡中餐标准化,提升企业竞争力。”4月10日,“乡村振兴看德州”主流媒体德州行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乐陵市返乡创业园的山东华百邻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们介绍道。
穿行在生产车间内,采访团看到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在各道工序上工作,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生产流水线上的复合调味品经过糊化、灌装、杀菌、包装等工序后,进入了仓库车间整装待发。“从年前我们的订单就没断过,截至目前已完成订单生产3000万元,像抢工期、赶进度的情况预计要持续到6月份。在预制菜方面,我们也已经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有了新品的研发方向。”负责人表示。
像华百邻这样的调味料生产企业在杨安镇有267家,年产值达220多亿元。近年来,杨安镇按照“二产带一产、二产促三产,以调味品三产融合带动四美乡村建设”的发展定位,全方位创新服务方式、全要素整合资源力量、全链条完善产业配套,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投资近20亿元先后规划建设乐陵市返乡创业园、杨安镇调味品产业园、小镇会客厅等项目,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争取五年内完成打造“三百亿”特色产业集群,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率先突破的“杨安镇路径”,擦亮“中国味都”品牌。
“我们现在所在的园区叫做返乡创业园,这是我们努力吸引在外乡贤企业返乡创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刚刚我们参观的华百邻负责人王建州就是其中之一。”杨安镇党委书记孟宪军告诉记者,杨安镇不仅依托产业集聚优势培育调味品企业,还引进外地企业30家,引回在外乡贤企业12家,目前投产企业安置就业30000人,吸引外地(非乐陵籍)专科以上人才600余人,为调味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这些人不仅有毕业后回乡创业的“调二代”“调三代”,还有一大批“粘”在调味品产业上的年轻“研发力”“劳动力”。不仅如此,由于很多类似原材料初期分拣等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不仅在于工厂务工,调味品产业的发展还为当地的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杨安镇范围内的劳动力远远不够企业的用工需求,我们不仅带动了周边乡镇,甚至带动了周边庆云、宁津的就业。”孟宪军介绍,目前杨安镇全镇人口有四万余人,留在镇上从事调味品行业的有三万余人,一名八十岁的妇女在家做原材料分拣,年收入就能超过两万元。因此,杨安镇外出务工率远低于其他乡镇,在外务工的人也有很大一部分从事调味品行业。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首位。只有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大家才有心思去创造更好的生活。”孟宪军说,杨安镇将全镇83个自然村合并为百味佳、千都苑、万安居、颐杨城4个行政新村,不仅邀请企业家作为乡村振兴导师引领当地群众走上致富路,还高标准建设安置社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打造山东风情乐陵特色的“鲁北民居”。
技能培训走进群众,人才赋能乡村振兴。来到百味佳新村,20余名村民正跟随培训老师学习“枣木根雕”的手艺,如何筛选原料、如何水煮、雕刻、打磨,老师讲得细致入微,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学员已经购买了原材料和工艺工具,学成后准备创一番事业,“枣木根雕”的培训班已经顺利举办了两期,吸引了120余人参加。让小作坊式的手造模式和市场紧俏的专业技能,摇身成为培育乡村人才、带动百姓就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好帮手”,职业技能培训是关键。近三年来,乐陵市累计培训群众2.1万余人次,他们凭借学到的手艺、技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不少人走上了创业之路。
“我们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在全省率先探索直播培训、戏说培训、培训大篷车、露天实训课、培训成果展五大培训模式,让群众听得懂政策、学得会技能、看得到成果”乐陵市人社局局长宋殿民说,培训既是一张名片,更是乡村振兴的引擎。近年来,通过人才政策倾斜,一批乡土人才脱颖而出,共有50余人获评了省级、市级技术能手,100余人获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职称。他们通过培训,成长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三农发展的中坚力量。
“加速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乐陵特色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全国文明村杨安镇堤北董村,村委会前广场的一则标语让采访团记者们眼前一亮。
“这里可是咱杨安镇的‘明星村’,不仅入选了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也是我们镇创新建设‘1+ 153’乡村治理体系,探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全面发展乡村治理新模式,实现以组织融合带动服务融合、事务融合、产业融合的最好体现。”杨安镇负责人介绍,“1”就是党建引领,“153”就是在村内制定1份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乡贤参事会、道德委员会、调解委员会”5个村民自治组织,推行党务、村务、财务3个公开,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在采访团一行的眼前,村内街道整齐划一、村庄环境整洁有序,让人心旷神怡。然而10年前,这里还是远近有名的“脏乱差”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源自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积极性的根本变化。
“新时代文明实践+”奏响乡村振兴“新篇章”,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与服务群众融会贯通。以杨安镇为例,目前,全镇建立了1处高标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此为平台,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送“理”上门、送“德”进门、送“技”上门,将党的新理论、新思想送到群众中去。
“‘小马扎’宣讲团在杨安镇已经火了近四年。从最初的麦田旁,5名党员拿着马扎走进农户家里宣讲党史故事,到如今发展到涵盖农技能手、科普专家、文化能人等领域170余人的34支‘小马扎’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每周2次挎着马扎、骑着电动车、带着生动的故事,用方言土语把新思想、新举措送到田间地头。”乐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大为称,不仅杨安镇,通过织密阵地、优化服务“两手抓”,在全市打造57个文明实践基地、16个实践所、130行政村实践所、9个城市社区实践站,覆盖所有乡镇、重点村庄。在全市构建出“出门有服务、随处践文明”的5分钟志愿服务圈,真正把服务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眼下,杨安镇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万安居新村和千都苑新村分别入选全国和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村企联建、跨村联建、产业联建”模式引领产业振兴,83个自然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实施了镇区环境改善、乡村振兴宜居工程、崔刘社区环境提升等一系列民生项目,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