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5月22日电 初夏微风,和煦清爽。5月20日—21日,“向‘信’而行 ‘诚’势而为”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题采访团一行走进青岛,对青岛市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信用+”创新应用场景等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切实体会青岛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与做法。
信用赋能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重要要素。采访团一行首先来到青岛市工程咨询院,详细了解青岛市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相关情况。
为解决政府侧融资服务分散,企业需在多平台注册登录、多次填报数据;金融机构融资审批时限长、数据验证成本大等问题,青岛市依托市信用综合服务平台,最大限度整合政府侧融资服务,搭建了全市统一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青融通”平台,打通政银企数据壁垒,为企业、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采访团现场了解到,“青融通”平台取得了多处成效。一是解决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多头对接问题,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目前,平台注册用户46.3万余家,金融产品和服务300多个。二是畅通了银企对接流程,接入金融城域网,实现融资对接全流程线上化,提高了融资服务成效。企业融资需求可以“直达”全市500多个金融机构网点、2100多名客户经理办公桌面,实现“点对点”银企直连。三是依法依规归集信用信息,建立了企业信用评分模型,帮助企业融资增信的同时,也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以“青融通”平台服务的一家企业——思孚工业电气设备(青岛)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企业通过“青融通”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后,邮储银行青岛市南支行在线抢单,迅速与企业取得联系,借助平台经企业授权后提供的企业信用信息报告,大大节省了线下尽调的时间,仅仅经过不到两周,企业获得了10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为企业经营发展解决了燃眉之急。
参观完青岛市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后,采访团一行前往青岛市上合示范区,实地感受跨境信用服务平台——“信用上合”。上合示范区发挥公共产品属性,针对我国外经贸企业特别是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经贸业务的外经贸企业在跨境业务过程中普遍面临信用风险高、跨境信用信息供给不足等经营难题,搭建全国首个面向上合国家的跨境信用服务平台——“信用上合”,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中英俄多种语言的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商业账款追收等一揽子跨境信用咨询服务。发布“上合码”等相关行业标准,推动跨境信用领域国际交流共建,有力促进了中国和上合国家间投资和贸易便利化。《青岛市搭建“信用上合”跨境信用服务体系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去”》获评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激发信用赋能社会治理新活力。次日,采访团一行来到平度市。在古岘镇青岛孝里菜乡绿色农业合作社,看到了合作社从日常管理、土地流转、生产资料、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对外宣传、荣誉称号等方面,探索建立符合合作社特点的信用信息评价标准,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普通社员进行积分量化管理,通过农产品“一菜一码”模式,树立“棵棵是信用、菜菜有承诺”的形象,提升孝里菜乡品牌价值,实现“为耕者谋利,为信者争光,为食者造福”的目的;在平度市市民服务中心,看到了按照“1个城市大脑底座、3个支撑体系、4项统一标准、5项具体工作、6层支撑中台、N项信用应用”思路,打造的集信用信息采集上传、管理共享、统计分析、运行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度市社会信用管理平台,和依托该平台打造的本土化、特色化、公益性守信激励公众共享平台——平度市守信激励(信易+)平台,二者各展所长、相辅相成,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激励渠道;在华侨科技园邮政支局,看到了一系列邮享守信激励优惠政策——信用等级达到四星级及以上的守信群众在平度信e惠APP领券后,可凭券到邮政支局免费领取挂面、大米、调味品、抽纸等物品,还为农户提供了100元、50元、30元等不同金额的农资产品代金券,让“信用有价”走入百姓生活;在中国供销平度农批市场,看到了市场创新“信用+商户”管理模式,依托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对市场商户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评价,客观公正地反映商户信用状况,促进市场信用环境健康发展。
信用有价值,守信有力量。采访团一行来到集党建指导、便民服务、政策咨询、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平度市社会治理引领区建设示范点——东阁街道“我们”社区。“我们”社区在平度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上打造“崇德”信用体系建设品牌,目前已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学校等领域近乎100%的居民覆盖率,着力构建“总行—秘书处—支行”的信用阵地架构,设立崇德币、崇德标识及各类崇德之星奖项,组织开展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机关单位与社区联建共建活动、全域景区化活动、“我是人民公益岗”志愿活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活动以及农村助老大食堂助老敬老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真正将“崇德”信用体系作为推进街道各个领域重点工作的抓手,实现了德治、法治、自治三者的有机结合。截至目前,东阁街道共建设志愿服务队600余支,结合党工委重点工作开展志愿活动9400余次,超25万余人次参与,累计颁发崇德币98536个,评选出“崇德之星”640余人,切实将“崇德”信用体系建设融入社会治理,开启了让党建有感、管理无感,社会治理更加深入人心的城乡善治新格局。
随后,采访团来到新河镇洪山四甲村。采访团一行了解到,洪山四甲村将环境卫生、花海行动、睦邻家和美、遵纪守法、公益奉献、志愿服务活动等村民各方面的表现纳入信用评价范围,通过“道德行为积分—道德币—实物或服务—道德行为”的闭环建设,串联起农村治理的方方面面,探索出基层治理的全新模式。洪山四甲村信用超市坚持每月进行物品兑换,已累计兑换近50次,兑换各类物品23000余件,覆盖全部常住居民。物品兑换并不是“让村民为了得到什么而去做某事”,而是“村民兑换的物品是他们本月表现优秀的证明”。洪山四甲村还利用闲置房屋建成助老大食堂,每逢节庆日,由党员干部带头、乡贤报名、志愿者参与,宴请村庄本村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聚餐。信用等级良好的村民,若有红白寿宴等就餐场地需要,也可向村里提出申请免费使用场地,营造了更加温暖和谐、互帮互助的村级道德生态。
采访团一行最后一站来到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据悉,新河化工基地以打造“信用园区”为抓手,引导和鼓励企业守信经营,培育信用意识。一是全面归集共享园区企业社会信用信息,按照规定的园区企业社会信用信息归集清单和归集标准,全面、准确、及时、完整地归集园区企业社会信用信息;二是实行园区企业分级分类管理服务,依托社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管委会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根据园区企业社会信用评价结果,对企业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服务措施;三是帮助指导园区企业做好信用修复工作,落实“两书同达”工作制度,在第一时间将信用信息修复的意义、申请条件及申请流程等有关信用信息修复规定告知提醒受处罚企业,并主动协调、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园区企业信用修复工作培训,帮助、指导受到行政处罚的园区企业主动在规定时限内履行规定义务、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
“通过各类举措,构建良好信用体系,加快建设‘信用园区’,打造‘新信园’信用品牌,使社会信用管理体系覆盖园区所有企业,园区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园区成员信用意识普遍增强,园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工作人员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