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教育
  • 文旅
  • 住建
  • 发布
  • 舆情
  • 诚信山东
  • 山东省产教融合综合服务平台
logo 深度评论
  • 中宏网山东首页 >
  • 深度评论 >
  • 正文

免密支付绝不能“免”掉消费安全

2025-04-09 13:56:35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今年3月初,多名网友发文称,手机开通免密支付后遭盗刷,这些网友的微信或支付宝无故出现多笔扣费,金额从几千元到一万多元不等。账单显示,被转出的钱款大多通过手机账户充值进了游戏里。(见4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

  免密支付作为一种无须输入密码即可完成交易的支付方式,成为移动支付时代消费者的普遍选择。然而,这一便捷功能却隐藏着不小风险。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多次发出警示,网络购物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引发资金损失。

  免密支付的风险之所以久治难愈,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多数使用者警惕性不高,随意授权;二是支付链条出现严重的风控真空,责任边界混乱不清,导致盗刷交易有机可乘,各平台互相“踢皮球”。

  治理免密支付乱象,各方要共同努力、联手推进。既要警示消费者“避坑”,又要积极主动“填坑”,守护好消费者的“钱袋子”。具体而言,平台、商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消费者更清晰明确的支付方式选择权,以醒目的方式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的开通条件、风险隐患及取消方式,同时优化取消流程,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关闭该功能。支付机构和银行需要加强风控措施,特别是对异常时段、异常金额和异常频次的交易进行重点监控。监管部门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确保监管有效落实。广大消费者要提高消费安全意识,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勇于和善于维权。

  免密支付本身不是坏事,它是在密码支付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适应移动支付时代快速支付的便民方式。在公共交通、便利店购物、共享单车等小额高频支付场景中,免密支付节省了不少时间和操作步骤,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购物,还有利于促进消费。因而,对于免密支付这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用好,更要管好,让其为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和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更多正向价值。

  免密支付不能“免”掉安全,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这既是一种常识认知,也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有关各方要通力协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制,让这一便民技术更好服务于广大消费者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许华凌)


素材源:李岩
编辑:魏源
审核:蔡旭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说山东

  • 浪漫含苞待放 平阴邀您来此遇见“玫”好

阅读排行

  • 山东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较快增长 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山东省全力推进“双碳”工作,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
  • 山东“博新岗位”年薪最高12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最高300万元
  • 济南市历下区建筑新村街道举行“我的城市我的家,文明泉城我先行”主题行动
  • 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在青岛举行
  • 探班2025年趵突泉迎春花灯会花灯制作现场
  • “秦琼祈福·灯映龙潭”乙巳年秦琼祈福文化活动暨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启动仪式盛大启幕
  • 定格荣誉时刻,速来看这些大奖花落谁家!
  • 2024山东省“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枣庄会场) 暨冠世榴园青檀寺景区“开园焕新”启动仪式举行
  • 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