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教育
  • 文旅
  • 住建
  • 发布
  • 舆情
  • 诚信山东
  • 山东省产教融合综合服务平台
logo 发改舆情
  • 中宏网山东首页 >
  • 发改舆情 >
  • 正文

惩防并举堵上“求职陷阱”

2025-04-17 11:05:53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据4月1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正值春招季,近期,多地法院披露多起求职诈骗典型案件,揭示不法分子用“高薪”“内推”等噱头设下“求职陷阱”,为求职者敲响警钟。

  “付费获取编制岗位”“证书挂靠躺赚”……当下,求职诈骗呈现出手段翻新、链条隐蔽的特征。诈骗分子精准捕捉求职者的“求稳”或“逐利”心理,编织“内部指标”“走后门”等谎言,甚至伪造面试流程、工牌合同,形成了“发布虚假信息-诱导转账缴费-切断联系跑路”的完整套路。更需警惕的是,部分犯罪团伙通过注册空壳公司、缴纳社保等方式伪装成正规企业,将求职者引入诈骗窝点,甚至逼迫其参与犯罪。这些骗局侵害了求职者权益,让一些求职者蒙受经济损失,甚至有人因此身陷囹圄。

  据报道,为斩断求职诈骗的黑色链条,司法机关一直在行动。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求职诈骗犯罪4708人。从上海宝山区对“付费内推”骗局的从重处罚,到江苏徐州对跨省劳务中介团伙的严厉制裁,法院给出的判决既彰显了从严惩治的决心,也给求职者维权以信心。

  除了不断提升违法成本之外,堵上此类陷阱还需完善预防机制。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对劳务中介、职业培训机构的排查力度,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畅通“一键举报”渠道,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各类招聘平台应担起审核责任,对入驻单位的资质严格把关,引入大数据等技术判定信息真伪。求职者也要摒弃“捷径思维”,树立“能力优先”的就业观念,通过人社部门官网、国企招聘平台等正规渠道查看招聘信息、投递简历,对“低门槛高薪”“付费内推”等有悖常理的职位保持警惕,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求职是人生重要节点,不应也不能成为诈骗分子的“舞台”。当法律利剑高悬,社会防护网织密,求职者方能摆脱“步步惊心”的困境,在公平竞争中实现人生价值。


素材源:李岩
编辑:魏源
审核:蔡旭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说山东

  • 浪漫含苞待放 平阴邀您来此遇见“玫”好

阅读排行

  • 山东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较快增长 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山东省全力推进“双碳”工作,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
  • 山东“博新岗位”年薪最高12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最高300万元
  • 济南市历下区建筑新村街道举行“我的城市我的家,文明泉城我先行”主题行动
  • 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在青岛举行
  • 探班2025年趵突泉迎春花灯会花灯制作现场
  • “秦琼祈福·灯映龙潭”乙巳年秦琼祈福文化活动暨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启动仪式盛大启幕
  • 定格荣誉时刻,速来看这些大奖花落谁家!
  • 2024山东省“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枣庄会场) 暨冠世榴园青檀寺景区“开园焕新”启动仪式举行
  • 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