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10月19日电 为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0月19日,“孔子研究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所”授牌仪式在济宁市图书馆举行。孔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袁汝旭,传承发展部部长、研究员孔祥安,济宁市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纪文杰,副馆长刘霞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参加活动。
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扮演着知识保存、传播与弘扬的角色。纪文杰致辞表示,近年来,济宁市图书馆以保存、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常态化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策划推出“名家讲堂”“儒声畅享”“尼山书院”“绘读会玩绘本之旅”“中华传统晒书”等活动品牌,与孔子研究院合作开展的“相约经典”公益读书会已坚持四年,打造了集诵读、朗读、讲座、沙龙、展览为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统文化传承矩阵。在创新传播方面,济宁市图书馆积极探索将传统典籍与沉浸式阅读相结合的新颖形式,策划推出了首部馆内实景解密活动,以寓教于乐、跨界融合的方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打造了新场景、新模式。济宁市图书馆将以“孔子研究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所”授牌为契机,在孔子研究院的智力支持下,深化合作,进一步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丰富文化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群众,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孔子研究院是国务院于1996年批准设立的专门从事儒学研究交流传播的“国家院”。袁汝旭指出,设立“孔子研究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所”,目的在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从各个“点”扎根发芽、到不同“面”开枝散叶,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丰富群众生活,让中华传统美德浸润百姓心田,首批共确定了包括济宁市图书馆在内的10家授牌单位和机构。济宁市图书馆与孔子研究院合作多年,从2020年9月开始联合举办“相约经典”公益读书会至今,已携手走过四年多的时光。以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平台推广+线上、线下立体联动的方式,系统诵读学习经典,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有益探索与尝试。此次在济宁市图书馆设立“孔子研究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所”,是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的又一次紧密合作,是携手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普及的有益探索。希望今后能够借助传习所这个新的合作平台,常态化组织开展活动,持续提升吸引力、传播力、品牌力,共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优秀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纸质书籍的承载,孔子研究院一直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仪式上,袁汝旭将《孔子这样说》《论语诠解》《孟子诠解》《大学中庸诠解》《儒家文化普及读本》《走进孔子》(2023-2024)等11种著作捐赠给济宁市图书馆,纪文杰代表图书馆接受捐赠并颁发捐赠证书。
仪式结束后,传统文化爱好者共同参与了《传习经典,“典”亮梦想》专题讲座暨“相约经典”四周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