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11月11日电 仿古马车、三轮车夫穿行在景区周边,熟悉地运用着论语名句,为游客当起“城市导游”;外卖小哥化身“红骑手”,提供招手即停的便民服务;景区门口,“红帆驿站”志愿者为游客倒水、引路;老旧小区内,社区网格员上门为居民送温暖……
在济宁市曲阜市鲁城街道明故城内的阙里社区,无论是居民、商户,还是游客、路人,都能感受到孔子故里的儒韵民风和待客之道。
“说起来,我们社区情况很特殊,景区人流量非常大,辖区内有常住居民和流动的住户、商铺、游客、务工人员等各类角色,截然不同的需求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管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阙里社区党委书记王长青坦言,在儒家文化中,她找到了社区治理的灵感,“把爱、诚、孝、仁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给用活了,善治就‘水到渠成’了。”
王长青是山东省曲阜市鲁城街道阙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辆自行车、一个杯子、一把马扎、一本《民情日记》,一张始终和蔼而热情的笑脸,是她的“标配”,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大姐书记”。
每天早晨出门口,她第一件事就是把辖区各条商业街和老旧小区全部转一遍。翻开她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面向群众的所见所闻。随后,她便来到位于阙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姐书记”工作室,召集社区网格人员围坐一堂,探讨见闻、碰撞想法。
“大姐书记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6月,这不仅是一个工作场所,更是一个直接面向群众解决问题、传递温情的服务平台。工作室里设有“书记谈心角”,每位居民都可以找“大姐书记”王长青谈心,无论是家长里短,还是生活难题,都可以在这里倾诉,都会得到建议和帮助。许多看似难以解决的矛盾隐患,在“大姐知心谈”的温暖氛围中得以化解。
“大姐书记工作室”对面,是一处“骑手之家”,时不时有“外卖小哥”前来休憩喝茶,和社区志愿者聊天。他们外卖保温箱上,还挂着“红骑手”志愿者标识。
“社区为我们骑手专门置办了个休息休闲的地方,让我们有家的感觉,我们更愿意为社区治理和城市形象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骑手刘仲朋说。
孔府、孔庙是曲阜游客最为集中的景点,为方便游客出行、游玩,鲁城街道阙里社区作为“东道主”,除了在景区周边布设“红帆驿站”,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定点服务”,还整合当地152名“外卖小哥”组成“红骑手”志愿服务队伍,游客和居民都可以在他们日常送餐路上、档口取餐时向他们招手咨询。
“党建引领、组织共建、共融共享”的模式,让居民安心,让商户放心,让游客舒心,营造了共治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为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延伸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的触角,阙里社区整合党员干部力量下沉包保网格,发挥基层网格志愿者的作用,守牢网格阵地,为群众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点对点”破解难题。
阙里社区紧紧围绕“幸福社区·人文阙里”志愿服务队品牌建设,依托扎根小区的“红色物业”、服务商圈和街头的“红帆驿站”、党员中心户集中的“红色胡同”等,将服务新业态、服务居民、服务游客、服务商家的触角延伸到了景区、小区和商业区,确保志愿服务的“神经末梢”进入千家万户,切实提升了社区整体治理水平。
从社区网格员、楼长、大学生、热心人士等群体,到党员、理论工作者、退休人员、文化文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骨干力量,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目前,“幸福社区·人文阙里”志愿服务队伍共注册志愿者980人。志愿服务的力量,不仅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也让游客和路人感受到孔子故里“家”的温暖。该社区在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被推选为“最佳志愿服务社区”。(通讯员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