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1月8日电 无棣县水湾镇深挖资源优势,以优化发展环境为基础,以强化科技创新、品牌建设、服务措施为重点,以加快产业链条升级为突破,持续做大做强苇帘产业,带动群众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目前,水湾镇苇帘产业年产值3.2亿元左右,辐射带动46个村庄2.3万人年均增收0.8万元。苇帘产品出口日本、韩国、荷兰、丹麦、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占国际市场份额达90%以上,该镇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苇帘加工出口基地”。
优机制,推动产业发展“加速度”
一是专班抓发展。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苇帘产业振兴专班,制定《苇帘产业五年规划》,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并将苇帘产业发展纳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及时调度跟进部署,确保苇帘产业全面发展。今年以来,先后召开产业发展专题会议12次。
二是协同共发展。成立苇帘产业协会,吸纳苇子收购、苇帘加工生产、销售等类60余个市场主体加入,通过“抱团发展”,进一步规范苇帘生产,提高系列产品质量。同时,注册“龙腾”牌苇帘商标,全镇生产的苇帘使用同一商标,并由协会统一指导销售,有效避免无序竞争。
三是帮包促发展。主动前移产业发展服务窗口,精选30名机关干部联系帮包20余家苇帘加工生产企业,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为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动力。今年以来,先后帮助企业资金、技术、设施、政策等方面困难问题80余个。其中,帮助10家苇帘加工企业协调信贷资金2800余万元;投资70万元对苇帘市场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投资643万元建设1.2万平方米的苇帘仓储厂房,供有需求企业使用,企业发展环境更加舒适。
优要素,推动产业发展“提质量”
一是搭建平台聚能。投资600余万元建设占地200余亩的全国最大芦苇专业交易批发市场,并建设管理用房、消防管网等配套设施,为企业、农户提供了便利、规范、标准的交易场所,实现由农户自产自销、零散经营向集中规范有序交易转变。目前,芦苇批发市场年均交易额达2.4亿元。
二是科技创新赋能。密切与山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加强苇帘产品、生产加工机械研发。其中,研发的自动上苇机等苇帘加工自动化机械,推动苇帘加工生产效率较之前提高5倍以上。同时,建设芦苇产品研产销中心,增强产业发展实力,助推企业从单一苇帘加工向高端建材生产转变,“皇家芦苇”系列产品广受好评。通过转型升级,苇帘产品附加值增加了10%。
三是优化服务蓄能。坚持市场导向,为客户提供“私人订制”服务。通过改变原材料、编解方法、形状等方式,满足不同苇帘产品需求,进一步提升苇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该镇可生产沙滩帘、阳台帘、篱笆帘、晾晒帘、装饰帘等苇帘产品20余类、80余个型号。
四是强化品宣增能。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推介苇帘产品、产业,推动产品销售、产业发展合作。至目前,共编发图文、影音等各类信息120余篇。苇帘加工工艺获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镇获评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
优链条,推动产业发展“上水平”
一是创新模式,聚力量。实行“公司+合作社+专业村+农户”的模式,引导高升工艺品有限公司、尚品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合作社、村民合作开展苇帘加工生产,促进了村民、企业共同富裕。截至目前,已有46个村2.3万余人通过利用庭院等方式参与苇帘加工生产,带动村民年均增收0.8万元。
二是延伸链条,扩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发展带动作用,推动苇帘加工生产企业提档升级,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至目前,共有苇帘“龙头”企业8家。同时,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带动芦苇种植、机械制造、物流运输等产业发展,基本形成芦苇采收、苇帘加工生产、装运、出口销售多位于一体的产业体系。目前,芦苇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苇帘生产加工企业数量达20余家,拥有苇帘机、脱皮机等机械3.4万台;新增物流运输企业5家。在此基础上,与山东京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合作,将原料剩余物、边角料入炉发电,实现芦苇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
三是聚焦市场,提份额。科学研判分析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宽国内、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加大苇帘产品销售力度,加快苇帘产业高水平发展。其中,“线上”依托淘宝、天猫及快手、抖音等平台进行电商销售,线下积极参加相关展会,强化客户对接联系,进一步扩大苇帘产品的市场份额。今年以来,全镇苇帘产品销售额达2.72亿元,同比增长15%;产品出口20余个国家地区,出口额达1.63亿元,同比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