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5月24日电 5月23日,记者随“弘扬水文化 沿黄水利行”媒体采风团队一行来到天鹅湖蓄滞洪工程,探访当地如何有效利用“五水统筹”治水理念结合水工程,以实现最大综合效益。
“五水”,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由东营市在国内率先提出。东营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地势低平,逢雨必淹,一旦出现强降雨与强风暴潮带来的海水顶托并存的情况,雨洪水便无法外排,极易形成城市内涝。2020年,市委、市政府着眼现代化湿地城市建设,为保障防汛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打造生态净土,进而谋划实施了天鹅湖蓄滞洪工程这一重点项目。
“天鹅湖蓄滞洪工程位于东营市中心城东南部,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分南北两个蓄滞洪区,总蓄洪能力达4200万方。”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道。
该工程共分为三个阶段:蓄滞洪工程建设,湿地建设与文旅项目建设。东营市创造性地将“五水统筹”治水新理念应用到整个工程规划建设中,进一步夯实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以及特色水文化的基础。
特别是在工程建设中增添水文化元素,东营强化景观设计,将水文化建设、先进治水思想等渗透到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中,新建了百亩荷塘、千亩芦岛、花海与湖畔草坪等景观,提升城市魅力。同时统筹蓄滞洪和生态休闲,结合湿地水域优势,发展滨水休闲和生态游憩,拓展湿地观光游乐、湿地农事体验、湿地文化体验等项目,积极融入产业发展。
一直以来,东营市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湿地生态休闲区建设。据悉,目前湿地工程主要集中在北部蓄滞洪区,占地面积28万平方公里,通过种植乔灌木22万株、撒播地被6平方公里、栽植湿生植物3平方公里以及新建园路443公里,构建了城市湿湖体验连廊、环湖游憩生态环线和城市缤纷生态绿廊三条贯穿工程区域的特色廊带,打造出集滨水休闲、生态游憩、文旅升级为一体的生态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