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3月12日电 据了解,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这为山东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注入了强大动力。3月12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委海洋办常务副主任,省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张建东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新时代海洋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海洋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经略海洋取得新成效。据自然资源部反馈,2024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8011.8亿元,突破1.8万亿关口,比上年增长6.1%,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3%。海洋经济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3.9%,拉动地区国民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提质增效步伐加快。“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2024年,山东省海洋渔业、沿海滩涂种植业等11个传统产业共实现增加值7510亿元,同比增长6.9%,占山东省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93.1%。”张建东介绍,其中,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四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对山东省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8%,“主引擎”作用显著。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力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等4个新兴产业共实现增加值558.6亿元,同比增长7.3%。
海洋产业体系持续完善,发展动能明显增强。主要海洋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巩固提升,2024年山东省15个主要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8068.6亿元,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山东省海洋科研教育实现增加值1044.5亿元,比上年增长3.8%,首次跃居全国第一。海洋相关产业支撑力度不断增强,山东省海洋上游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639.9亿元,比上年增长6.0%;海洋下游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4230.7亿元,比上年增长5.9%。
要素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张建东说:“政策引领不断加强,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提供了坚实支撑。”用海要素保障更加有力,2024年山东省共批准656宗项目用海,面积9.59万公顷;国内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华HG14等7个项目取得自然资源部用海批复。陆海统筹加快推进,高质量编制山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在全国率先实施完善的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海洋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装备等优势产业陆海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海洋人才引育步伐加快,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蓝色人才专项”,累计引进培育涉海高层次人才224名。驻鲁海洋界院士22人,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海洋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0名,数量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