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4月17日电 近期,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依照国家和省发布的有关规范、标准,经过总结提炼、多方论证、系统集成,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形成了《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该《指引》包括总则、基本规定等7个部分、共112条,从规划、设计、建造、交付、运维全过程考虑,聚焦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要求,针对居住区风貌、空间配置、质量控制、适老化服务、智慧化运维等关键要素,提出定性和定量指标,作为山东省“好房子”建设的依据和指南,通过系统性的技术规范与政策引导,推动居民住房向更高品质、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4月16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解读《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以及有关支持政策。
好规划+好设计,拓展安全宜居新空间
《指引》注重用细节说话,让每一处空间都承载真实的生活需求,让每一平方米都能物尽其用、物有所值。比如,基于居住舒适度和设计施工工艺考虑,特别是适应国民身高增长的现实需求,将住宅全屋层高不低于3m设为“标配”,更高的层高意味着更优的通风、采光与空间感,也为住户提供了房屋装修、智慧家居的拓展空间。安全是基础、更是底线,《指引》在质量安全方面强化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建造时,对防水、管道铺设等关键隐蔽工程拍照留档,明确责任;交付时,实行分户验收,做到先验房、后收房;使用中,设立“售后服务中心”并延长关键部位保修期,如电气管线、防水工程等隐蔽部分保修10年,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好配套+好设施,构建舒适便捷新场景
《指引》用全方位设施配套实现全龄友好、全域覆盖,让“好房子”装得下四季烟火,更容得下身心自在。比如,鼓励在户外设置风雨连廊、架空层、下沉庭院、屋顶花园等多种形式的空间场景。当前各地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会越来越普及,《指引》要求100%预留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满足2.5m×5.3m的车位空间。《指引》还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全面推行人车分流设计,强化无障碍建设,实现单元入口平坡化;拓展配建儿童日托中心、休息座椅等设施,实施“十类增配设施”工程,实现公共服务功能复合化,让高品质住宅关注每一户家庭的需求、每一位老人的健康、每一个孩子的欢笑,成为承载幸福生活的温馨港湾。
好建造+好工艺,提升绿色低碳新体验
《指引》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用严苛标准和精工细作守护家的温暖。比如,《指引》明确车库地面要用不低于C30的高标号混凝土,厚度至少100mm,避免开裂下沉。要求建造高品质住宅必须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材、节水、节能、节地、节约人力资源,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或3A级住宅性能认定标准,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针对备受关注的防水问题,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求涉水房间及屋面应分别对基层、防水层、面层进行三次蓄水试验检测,防水加强层宽度要大于250mm,最大限度降低漏水、渗水隐患。关于返味、串味、开裂等问题,也都提出了明确的指标要求,以毫米级精度提升业主的居住体验。
好运维+好服务,打造智慧家庭新样板
《指引》通过智慧化、人性化的运维体系,让住宅成为有温度的“生活伙伴”。倡导物业服务广泛运用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基于BIM的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动态管理维护。对新建全装修住宅,要求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鼓励预留居家异常行为监控、紧急呼叫、健康管理等智能产品的设置条件,支持智能家居互联,实现老人跌倒报警、儿童安全监测一键响应。构建“智慧物业+定制服务”双轨模式,创建独居老人、康复人员等重点服务对象人员信息库,通过贴心的运维和暖心的服务,让住户更安心、更舒心、更省心。另外,对于既有房屋改造,明确提出除不具备条件外,改造也要按照好房子的标准。比如,既有住宅建筑改造户门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8m,厨房门、卫生间通行净宽应预留无障碍改造的条件,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不应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功能等,努力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任海涛表示:“下一步,我省住建系统将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立足住房消费升级新需求,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居住品质的新期盼,打造更多人民满意的‘好房子’,让更多家庭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