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4月17日电 4月17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福栋介绍:“环评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在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底线的同时,自觉把环评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深挖审批提速‘潜能’,落实落细服务保障举措,全力支持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优服务,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聚焦重点项目精准保障,建立环评服务清单和管理台账,提前介入、“一对一”对接,精准指导、“一企一策”制定服务单。通过服务“关口前移”,把原本在环评审批环节中的工作提前,在环评编制阶段就指导企业把问题解决,全方位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建成。同时,针对情况比较复杂的重大项目,比如首个由山东省负责环评审批的炼化一体化项目——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就创新开展了环评预评估,提前收集专家意见建议,指导建设单位及时修改完善环评报告,为高效审批打下坚实基础。
减程序,不断提升环评审批效能。对环评审批进行流程再造,出台管理办法和内部程序,持续推进“减环节、减时限”,对符合审批要求的报告书,自受理之日起2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比法定工作时限压缩了一半还多。同时,推动审批流程扁平化、协同化,与其他部门实行并联审批,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其他部门意见不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子系统,开展“网上办”审批服务、“不见面”技术审查、“零接触”现场踏勘,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和办事体验。
重改革,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分两批选取16个园区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宏观引领作用,优化简化单个建设项目环评,累计已有567个项目享受到告知承诺、“打捆”审批等优化简化措施。组织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统一开展区域环境跟踪监测,编制年度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公开,供入园企业免费共享使用,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省约三分之一的环评编制成本。今年,还将重点指导青岛、烟台、聊城3市开展好园区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国家级试点,取消部分编制报告表的项目环评,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到环评改革政策红利。
王福栋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持‘靠前服务、先行一步’理念,更加主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更好发挥环评源头准入把关重要作用,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