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当天山东省卫健委召开“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介绍听力健康知识,倡导科学用耳,减少听力损失,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在发布会上,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副主任吴丹凤介绍,山东在提供听力残疾人群的康复服务方面,持续实施残疾人精准救治服务行动。为92余万人次听力残疾人提供了助听器验配及康复训练等服务,帮助他们改善听觉功能,正常融入社会。为2万余人次听障儿童免费提供了人工耳蜗植入、助听器验配及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服务,其中,全省已免费为6716名听障儿童实施耳蜗植入手术,帮助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开启精彩人生。
省残联还会同省卫生健康委专门制定实施《山东省防聋治聋专项行动方案(2022—2025年)》。推动开展防聋治聋专项行动,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康复治疗相结合,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耳聋预防、筛查、康复一体化服务,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防聋治聋服务体系,服务听力残疾人65万人次,帮助他们改善听觉功能。
持续开展防聋治聋宣传、防聋治聋进万家等活动。结合全国爱耳日开展宣传教育,举办“花开有声”爱耳公益会演,投放防聋治聋专题宣传片,推出爱耳公益大使向全社会发出爱耳倡议,举办“科技助听·点亮未来”主题科技展,开展听觉干预和治疗新技术专项学术交流研讨会、“爱耳护耳在心中”校园宣讲行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全民听力健康。
同时,优化对听力障碍人群的无障碍服务。提高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听力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家庭等听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水平,保障听力残疾人出行安全,提升居家生活质量。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推广使用国家通用手语,鼓励支持无障碍技术和产品开发,为听力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沟通社会环境。省残联建设“齐鲁手语在线”听力言语残疾人无障碍信息平台,通过采取远程视频的方式,为听力、言语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日常生活场景帮助等手语翻译服务;部分医院设立“助残门诊”“绿色通道”等,确保听障人士能够顺畅就医。
下一步,山东省将充分发挥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省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的专家优势和技术资源,指导各地加强防聋治聋服务体系建设,广泛普及健康用耳知识,做好听力障碍的预防筛查和诊疗康复,为社会大众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耳聋预防、筛查、康复一体化服务。(新黄河记者 苏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